当前位置: 首页 > 组 工 > 市县

苏州工业园区:三年新增20万青年人才计划,打造世界一流“青春之城”

2025年06月27日 15:34 来源:苏州工园区工委组织部

  仲夏时节,金鸡湖畔绿树阴浓,三五成群的年轻人或步履生风,或流连打卡。他们跃动的身影,为这座城市带来勃勃生机。

  发展在于人才,人才系于青年。“到2027年,新增青年人才20万名以上,新增在苏高校毕业生园区就业人数3万名以上。”翻开《园梦未来·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苏州工业园区晒出清晰而明确的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推出了从创新创业到生活服务的全方位支持保障。在园区,一个通过政策、资本、空间、文化多维赋能的“人才友好型”生态系统,将青年人才个体的成长与区域的繁荣发展紧密相连。

  青春之城发出“青春邀约” 

  在比利时鲁汶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引才计划,多次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作为苏州工业园区青年人才的代表,詹高磊的履历满是光环。“三年前,我决定从海外回国发展,当时可以选择的城市很多。”但最终,詹高磊来到园区,成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的一名研究员。他说,园区最吸引他的,是这里的科研环境和产业生态。

  詹高磊的故事,是园区万千青年人才的生动缩影和真情表达。一直以来,青年人才都是园区发展的中坚力量。1994年,第一代园区建设者们在金鸡湖畔手绘第一张蓝图时,他们的平均年龄不过30岁。如今在园区93万就业人口中,40岁及以下青年占比近80%,平均年龄34.6岁。

  而刚刚跨过而立之年、正奔向下一个生命活跃期的园区,本身也是个地道又优秀的“青年才俊”。这里不仅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纳米技术应用及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5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还集聚了中外名校33所、“国家队”科研院所15家,引育优秀科创企业1万多家……创新创业氛围极为浓厚。

  立足自身既有的资源优势,园区这座青春之城敞开怀抱,拿出最大诚意,向全世界的青年人才发出“青春邀约”。

  今年3月,园区召开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暨青年人才社区建设推进大会,提出要优化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打造国内一流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青年发展高地,使园区成为青年创业就业的首选地与成长成才的理想地。今年4月,园区党工委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上再次提出要做好青年人才引育工作,用好园区政策比较优势,吸引更多青年人才落户,激发青年动能。“让青年人才在园区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当主角”成为共识。

  “在园区创业没有后顾之忧” 

  如何服务好青年人才,已成为全球城市竞逐未来的核心命题。苏州工业园区的答案是,坚持长期主义,持续优化人才政策,给予人才发展最大的确定性预期。当前,园区已建立起场地、政务、融资、场景应用等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全链条支撑。

  “当时我们背了个包就来了,在园区创业没有什么后顾之忧。”芯宿科技创始人赵昕非常庆幸选择了园区。2021年,他和同学共同创办芯宿科技——国内首家开发第三代DNA合成技术的企业。短短4年间,公司不仅组建起一支拥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团队,还实现了从研发、到量产、再到商业化的多次突破,得到了多家头部风投机构的支持。赵昕说,是园区为他们的创业梦提供了优渥土壤。

  赵昕的一句话,让园区服务人才的目标变得具象而生动。为了更高效地支持这些有想法有干劲的青年人才,园区积极探索设立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空间——青创港。在这里,入驻企业可享受到“一业一策”“一人一策”定制化服务。

  自2020年底运行以来,青创港已孵化项目93个,其中不乏高新技术企业、园区领军企业和姑苏领军企业。作为园区打造“一港十基地”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的重要内容,青创港二期将于今年9月投用,届时可同时容纳258名青年人才学习、创业、社交需求,并能实现工商注册办理和营业执照获取等18项服务一站式办理。

  对大部分青年创业者而言,初创期最大的挑战莫过于“钱从哪里来”。今年3月,园区国资元禾控股牵头设立了总规模达10亿元的青年创新创业基金群,鼓励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科技、投文创”,帮助青年人才迈出、走稳创业“第一步”。

  “这里像年轻人的乌托邦” 

  早上步行5分钟去公司上班,中午回公寓小憩片刻养足精神,晚上在楼下逛街、健身,周末还能参加社区的创意市集、读书活动。入住阳澄数谷南岸新地人才公寓的年轻人形容这里的生活,有电玩、咖啡、宠物、运动、音乐,还有来自五湖四海又志同道合的朋友,“像一个满足年轻人所有想象的乌托邦”。

  既关注工作,也热爱生活,这是当代年轻人的人生态度,也是园区的城市特质。建设高品质的青年人才社区,是园区“投资于人”的重要举措之一。未来3年内,园区计划对10个人才公寓项目进行公区改造、氛围营造和功能提升,覆盖约103万平方米、1.5万套间的人才社区规模,目前已陆续完成首批5个青年人才公寓改造,将把传统单一属性公寓升级成“居住+办公+社交”复合空间。

  为了吸引青年人才真正扎下根来,园区对符合条件的应届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分别给予800元/月、1000元/月、1500元/月的安家补贴,连续补贴3年,用真金白银的硬核福利保障青年人才在园区安居无忧。园区青年人才线上服务总入口“青乐惠”小程序也即将全新上线,助力青年政策实现“即申快享”。

  在安居保障方面,园区面向符合条件的大专及以上学历青年人才,提供人才优租房,租金为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金的三分之二,且能用住房公积金支付。最高1000元/月的“虚拟优租房”补贴申请手续也更加简化。今年初,园区还创新出台人才房票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大专及以上学历青年人才提供最高25万元房票补贴。政策推出后,市场反响热烈。截至目前,园区已发放人才房票390张,补贴资金5016万元,合同总额超14亿元。

  “整个申请过程中只需提交学位证明,比我想象的还要方便。”今年年初,拿到25万元人才房票的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归国博士卢莹在园区顺利买房。正是园区对人才的这份重视,让卢莹决定在此工作生活。

  在园区,既有实验室里的攻坚克难和生产线上的热火朝天,也有交响乐、芭蕾舞的艺术共鸣,马拉松、龙舟赛的澎湃激情……活力充盈的工作与生活相互融合,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方能实至名归。

  (苏州工园区工委组织部)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