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化市围绕“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目标要求持续发力,聚焦发挥职级晋升的鼓励激励作用深化探索,建立起一套规则完整、过程规范、类型明晰的职级晋升机制,充分调动全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突出一个导向,完善规则体系。把牢政治标准首位关,突出“优者先”导向。优化职级晋升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相关操作口径,坚持争先进位者优先、表现优秀者优先、年轻干部优先、艰苦岗位和关键岗位优先,充分考虑全市职级职数使用情况,加大晋升力度,释放职级晋升鼓励激励潜能。始终坚持职级晋升口径“硬杠杠”,把牢条件关和程序关,明确资格条件、时间节点和程序步骤,严格按照职级晋升条件及操作口径组织实施职级晋升工作,建立职级晋升答疑机制,充分收集意见建议,定期开展工作评估,真正做到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晋职级。
区分两种情形,强调分类晋升。在科学分析全市职级资源的基础上,将职级晋升区分为常态化晋升和鼓励激励专项晋升两种情形,二者交叉实施、相互补充。常态化晋升突出“优”的同时注重关心关爱,对符合基本晋升年限条件且整体评价较好,在市级机关部门和乡镇街道任职时间较长,即将转岗或即将退休仍认真履职表现较好的干部,按照常态化晋升类型晋升职级。鼓励激励职级晋升充分强调“奖优”,对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突出,参与中心工作表现突出和获得市委市政府及以上表彰奖励的干部,按照相关规定实施鼓励激励专项晋升。营造让敢为者有底气,让善为者出成绩的良好氛围。
秉持三个原则,鲜明激励导向。一是坚持资源统筹,加大统筹力度,对部分单位长期闲置的职级职数统筹使用,探索职级职数“周转池”和“统筹库”,盘活职级职数资源进行鼓励激励。二是注重考核导向,充分运用高质量考核、党建考核和及时奖励结果,对考核结果较好的干部重点关注,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让考核导向真正成为干事方向,让考核结果真正成为激励依据。三是落实负向约束,明确不得晋升和限制晋升的5类情形,对不敢为、不善为、熬资历、混日子的干部,经教育提醒后仍无明显改进的,在职级晋升上予以负向约束,一定时间内限制晋升职级,对违法违纪干部原则上不晋升职级。
下一步,兴化市将持续树牢“能者上、优者奖、劣者汰”导向,深化职级晋升机制研究,持续以职级晋升为打造一支敢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