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锡山区深层次对接海归人才,深入实施海外人才专项引才工程,以人才链的“国际化”,激发创新链的“全球化”,托举产业链的“高端化”,多措并举打造海归人才创新创业“筑梦地”。
优化人才政策体系,打造海归人才双创“优选地”
锡山区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出台“锡山英才计划3.0”及配套实施办法,改革人才评审、认定、评价、激励等一系列制度,启动实施海外人才专项引才工程,在引进国际顶尖战略科学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穆罕默德·哈贾·纳泽鲁丁是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国际钙钛矿领域知名专家,在全职引进到锡山企业极电光能担任首席科学家后,区委人才办主动靠前服务,提供定制化人才政策,给予企业人才团队超千万元综合支持,安排专人辅导申报并入选江苏省首批海外顶尖人才工程,并获得顶格支持。锡山区还积极牵线搭桥,促成极电光能与东南大学合作建设钙钛矿宛山湖实验室,创新开展校企“双兼双聘双培养”探索,纳泽鲁丁教授受聘成为东南大学客座讲席教授。助力极电光能多次打破钙钛矿世界纪录,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150mw钙钛矿光伏组件生产线,跻身2024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榜单,为长三角新能源湖区建设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在锡山,纳泽鲁丁教授这样的故事也并非个例,曾获得世界计算机视觉领域最高奖—马尔奖的比利时鲁汶大学计算机视觉实验室主任卢克·范古尔团队也选择在锡山落地AI+低空经济视觉创新中心项目。在今年举办的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创新发展大会上,上述两位国际顶尖科学家与锡山区正式签约设立人才合作平台。
建设海归创业平台,全面构筑项目孵化“主阵地”
为了进一步提高国际人才集聚效应,锡山区于2023年正式启用长三角(无锡)国际人才港,设置商务、政务、生活三大服务板块,集成一站式服务平台,匹配雅遇国际人才公寓,为人才提供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开港以来,累计引进30个海外人才项目,项目背景覆盖11个国家,2024年引进AI项目5个。
国际人才港运营负责人李璐表示,“成立一年以来,已经和鲁汶大学、哈利法大学等18所海内外知名高校,TechUK等14家商协会建立联系,并设立了锡山英才计划比利时直通站。”在今年的“海外名校优生无锡行”世界TOP5院校专场锡山站推介交流会上,哈佛、麻省理工等院校的40名海归硕博到访,其中有4名人才与锡山区院校及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
打造“智汇锡山”品牌,全面扩大海外人才“朋友圈”
锡山区始终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全方位对外推介锡山,目前已经打造映月湖创新论坛、映月湖读书会、锡山海外学子归雁行、青年人才Citywalk等一系列创新品牌活动,并成功举办无锡-鲁汶友城推介会、意大利商会锡山商务行等国际人才交流活动,全年活动超60场,参与人数超3000人,吸引了数百名海外人才与锡山区企业签订意向协议。
今年锡山区专题开展了港澳专题交流活动,加快构建双向赋能创新格局。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琳赴香港、澳门开展招才引智活动,拜访香港锡山同乡联谊会会长唐庆年,与多家高校和企业、机构会晤合作,启用国际人才港香港枢纽站,设立香港(锡山)人才工作站、“锡山英才计划”(澳门)直通站,达成人才项目合作5项;组织5家重点企业赴港招聘,收到简历数量170余份;举办人才政策宣讲会,向澳大学子发出“遇见·锡山”青年人才体验计划邀约。今年8月,澳门大学也应邀回访锡山,举办无锡-澳门大学创新创业人才交流会,设立创新创业(无锡)实践基地,启动2024国际人才港人才文化季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