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化市不断完善干部选育路径,搭建干部历练平台,注重在招商引资、国企发展、民生服务以及基层村居等“一线”中锻炼和培养干部,让干部在实践中提升本领、在摔打中百炼成钢。
  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建立一线选用良性循环。“往一线去、从一线来”是优秀干部成长的普遍规律,但是当前部分干部对深入一线有顾虑,走不出“舒适圈”,不想去;担心干不好、回不来,不敢去;有的则是单位不愿意把优秀干部派出去,不让去。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兴化市加强系统谋划,完善干部“从一线成长”和“从机关到基层、从基层到机关”的选育路径,同时积极运用鼓励激励机制,心系基层、关爱基层、倾斜基层,把基层历练情况作为比选择优的重要内容,真正把经过基层扎实历练、实绩突出、口碑好的干部用起来,切实引导干部向一线下沉。
  搭建干部历练平台,推动经历风雨增长才干。注重把干部放到招商引资一线中去锻炼,着力培养一支视野宏观、精通产业、善于招商的干部队伍;注重把干部放到国企发展一线中去锻炼,引导干部在市属国企市场化、实体化转型中激发“拼”的精神、“创”的劲头、“闯”的勇气;注重把干部放到民生服务一线中去锻炼,让干部走出“舒适圈”,在与大是大非、危机困难、歪风邪气的艰苦斗争中练就真本领、锤炼硬功夫,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的能力;注重把干部放到基层村居一线中去锻炼,既“身入”基层,更“心在”基层,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不断提升干部调查研究、服务群众和化解矛盾能力。
  鼓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干部考察评价体系,始终坚持在“一线”精准考察识别干部,零距离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工作实绩和日常表现等情况,并将基层一线历练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健全竞争机制,对实绩突出、表现优异的干部,及时纳入后备干部人才库管理;对精神状态不佳、能力水平不足、工作实绩平平、群众认可度不高的干部及时予以调整,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确保“一线”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活力。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用好容错纠错机制,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以鲜明态度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树立战略眼光,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坚持把“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重要阵地,有针对性地把一批年轻后备干部放到园区、国企和村居一线挂职锻炼;坚持从事业出发培养使用干部,近年来,围绕中央环保督察整改销号、主题教育、文明城市创建、巡视巡察等重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抽调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各类工作专班,让分布于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年轻干部“同台竞技”,对政治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年轻干部,敢于打破“隐性台阶”,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及时放到关键岗位上压担培养,对工作表现优秀、成长较快的,适时提拔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