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锡山区2024年青年干部培训班顺利结业。年轻干部在结业仪式现场沉浸式展演自排原创剧目——《我们眼中的锡山》,身临其境感受前人在锡山干事创业的动人精神。此外,本次培训班通过专题授课、实地调研、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等形式,提升年轻干部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推动他们真正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青干班是锡山区重视年轻干部培养的一个缩影。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锡山区去年3月推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菁粹工程”,聚焦“选、育、管、用”四个维度,激活年轻干部队伍“一池春水”,为锡山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标杆区蓄势赋能。
精心选才 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如何选才,是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第一步。锡山全面梳理全区各单位人员“数字结构”“能力结构”和人才需求,精准实施公务员招录、企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在全市率先探索开展高层次人才选调,面向国内“双一流”高校和世界排名前200名校引进青年人才近150余名,构建优秀人才的“蓄水池”。
为了让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锡山区建立并动态更新年轻干部储备库,涵盖全区500余名年轻干部。对储备库中表现较为突出的185名年轻干部,围绕工作实绩、岗位经历、学历层次等8个大类、12个维度进行赋分“格次”、分级管理,全方位激活变量。
今年5月刚刚上任羊尖镇水利站站长的施桢炜长期在水利系统工作,去年他来到锡山环保能源集团挂职。全新的领域、全新的岗位,激发了施桢炜干事创业的激情。他说,当前水利系统也需要参与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恰好这是环能集团的主力业务。挂职期间,施桢炜利用专业所长,参与了锡北运河流域EOD项目的前期方案设计、现场管理等工作,为项目实现入库、融资并开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悉心育才 锤炼过硬实战本领
对年轻干部而言,基层一线正是磨练意志、增长才干的最佳“磨刀石”。锡山区有计划地把政治素质好、有能力、有责任感的年轻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让他们在关键吃劲岗位上锤炼本领、砥砺担当。
2020年,作为选调生的陈婳来到锡山区工作,被分配到东港镇华东村挂职。初入职场,陈婳就来到了农村,令她始料未及。不过陈婳很快调整心态,全身心投入工作。华东村村民都用方言交流,陈婳不是本地人,因此语言成了第一道难关。她平时留心听,主动向村干部请教,两年下来村民的方言能懂个七七八八。
“基层工作不好做,对我的锻炼很大。”陈婳说,一开始村民根本不认她,后来通过走访、接触、沟通,老百姓慢慢熟悉了,对她的态度也逐渐转变。“做群众工作一定要换位思考,深入群众、贴近群众,真心实意服务群众,就能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菁粹工程”实施以来,锡山区运用“调、挂、派、试”等多种方式,已遴选20名年轻干部开展“六个一线”挂职、组织80余名年轻干部参加跟岗锻炼、实践淬炼。组织部门还制度化举办年轻干部“四季论坛”,多级联动举办“菁粹”分享会,近距离、全方位识别年轻干部的思维方式、工作理念、能力水平和形象作风,推动年轻干部在“以学促干”中担当作为。
真心爱才 涵养敢为善为生态
年轻干部培养,既需要精耕细作、精准滴灌,又要求全程管理、适时关注。
锡山根据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要,建立理论和实践双导师制,选配党组织书记、老干部担任政治导师,遴选实践经验丰富、斗争本领强的带头人担任实践导师,以项目化、课题式的任务压实培养。
包敏从东北塘街道挂职到锡山区委统战部,上班第一天,分管领导就亲自带她熟悉情况,手把手教她具体工作。“以前在街道工作,事情比较多,现在到区里,虽然也很忙,但更讲究系统性和条理性,需要更加用心。”包敏说,到更高的平台挂职锻炼,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本领,是人生难得的成长经历。
关心关爱年轻干部,锡山突出政治“首位度”,对60名区管及“琢璞计划”管理的年轻干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政治考察。健全年轻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机制,开展一线考察、广泛评议,加大“躺平式”表现、“佛系思想”行为等督查。
同时强化正向激励。出台《关于支持和鼓励干部敢为的行动方案》,明确10项具体举措,丰富鼓励激励措施。去年以来,对“成长档案”出色、符合条件的28名年轻干部及时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凝聚“敢”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