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逐新赛道,勇当排头兵,必须以人才优势赢得发展胜势。近年来,东台市不断推动人才政策优化升级,全面实施黄海明珠人才计划,强化人才引进全链条保障,每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20名以上,吸纳大学生5000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智”撑。
一、强化“抢的意识”,以政策集成促人才集聚。主动革新理念,制定更具开放性、更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在抢人大战中占先机、拔头筹。普惠激励聚“合力”。始终秉持“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个体松绑、对育才载体赋能”理念,持续优化政策体系,由对人才单一奖补逐步发展为对人才本人、引才单位、平台载体、保障措施等全方位的“定制服务”,形成互为支撑、协同配合的政策链条,实现人才工作由“零星分散”向“抱团集聚”转变。迭代升级增“引力”。整合吸纳、全面升级盐城市黄海明珠、“615计划”等人才政策,坚持就高不重复原则,提高生活补助、购房补贴、项目资助等额度标准,以更满心诚意给予人才更优厚待遇。减压赋能激“活力”。聚焦痛点堵点,向用人单位精准授权,有效激发引才“原动力”。给予年纳税超2000万元企业5个人才推荐名额,享受名校优生政策;引进大学生并缴足6个月社保,一次性给予用人单位为人才缴费部分30%的补助。领胜城科技落户以来,先后引进1800多名大学生和高技能人才,东台市兑现人才奖励资金和社保补贴近2000万元。
二、写好“用的文章”,以靶向共进促产才共融。围绕东台五大主导“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优化“创新链”,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真金白银厚待英才。实施顶尖人才“一事一议”、领军人才项目化支持、重大项目1:1资金配套等政策,先后引进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25人,自主申报入选国家级人才6人、省“双创团队”3个、省“双创人才”54人,朱利明、王斌、刘建国等一批领军人才撬动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真材实料广纳贤才。对大学生和技术人才,给予生活补贴、租房补贴和购房补贴,舍得拿出企事业单位优质岗位、丰厚待遇,2023年新入职大学生首超6000人,先后引进清华、浙大、武大等高校学子超百人,为基层注入新鲜活力。真情实意培育匠才。坚持一行业领域一人才工程,指导卫健、教育等单位分类施策,实现多支人才队伍增量提升、存量优化,18人入选省第六期“333工程”培养对象。出台卫健人才“双一流战略”,先后引进培养博士4人、硕士92人、全职学科带头人2人,建成名医工作室38个。
三、优化“留的环境”,以暖心感人促拴心留人。传承发扬“店小二”精神,着力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让更多“千里马”在东台竞相奔腾。贴心服务提档升级。聚焦人才关切,精细办好住房、医疗、子女就学、配偶安置等“关键小事”“特殊难事”,让人才更有获得感、幸福感。打造区域标杆“汇贤里”人才公寓,开通盐城首家青年人才驿站,提供7天免费入住、政策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相关做法获团中央推介。平台建设蹄疾步稳。打造盐城首家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森林里·黄海英才湾,建设“一港三中心”,7名院士成功加盟进驻。支持贺鸿、富乐德、神龙药业、领胜、科森等在上海、深圳、南京、苏州建立研发机构,进一步放大科技、资本的聚变效应。爱才氛围持续造浓。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的有机统一。省科技企业家赵钧羡当选盐城团市委兼职副书记,返乡创业青年吴舒涵当选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省“三带”名人李惠平等进入村“两委”班子,在全社会营造了尊才重才爱才惜才的良好氛围。
(钱飞 姜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