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盐城的底色,近年来,盐城市亭湖区在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我们环保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在这片土地上将大有可为”,来自中科院工业废水处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盐城)执行主任梁峰,在亭湖区高层次人才人文沙龙活动上向与会的30余名环保领域博士分享感悟。
为积极做好“双碳”领域产才深度融合文章,盐城市亭湖区大力推进“人才强区”行动计划,围绕绿色低碳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形成“人才紧跟产业走,产业依靠人才兴”的互融互促局面。
盐城市亭湖区不断完善精准高效灵活的人才工作机制,推动“双碳”领域人才向亭湖流动、集聚。整合各级人才政策,推出人才“20条”、驻亭高校“政社校”联动专项政策等,释放近年来突破性最大、含金量最高、惠及面最广的政策红利。绘制绿色低碳产业地图和人才地图,组织产业链龙头企业、重点企业,根据产业链前延后伸和上下游发展需要,赴北上广深杭等地开展高层次人才项目对接,全面壮大绿色低碳领域人才队伍。留法博士陈建军作为清华大学盐城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如今已携妻子成了“新盐城人”。他说“清华大学第一个校外国家工程实验室——‘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亭湖以来,我们吸引了大量的绿色低碳领域人才,研发团队已从最初的2人跃升至120人”。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入驻亭湖以来,注重将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孵化的企业有三家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面向绿色低碳市场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及新治理模式产业集群。“作为研究院孵化的企业,南大华兴营业收入已连续三年超2亿元。”江苏南大华兴环保科技股份公司总经理杨峰说,公司先后获批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称号,2022年获批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亭湖区持续加强载体建设,提高人才承载水平和“孵化能力”。先后与清华、复旦、南大、中科院等60多家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一校一院一所一合作”战略联盟,成功打造了28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建成近90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及人才站点,吸引汇聚了24名国内外院士、55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和375名行业领军人才。
“我们始终坚持以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盐城市亭湖区委组织部人才科相关人员介绍,依托亭湖区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定期举办产业链人文沙龙、项目路演、新春联谊等各类活动,增强在亭高层次人才的凝聚力。建成高品质人才公寓4000余套,“登瀛小筑”城市文化微空间5个,全方位满足各类人才生活社交需求。同时,还帮助高层次人才协调子女入学、体检就医等问题,有效解决人才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