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山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重将毗邻地区整体性党建思维贯穿于跨区域协同治理全过程,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跨区域协同治理效能。
聚焦理念融合,凝聚一体化高度共识。创新开展“初心之旅”走看学做比活动,举办“初心号”长三角党建教育城际巴士、“亭桥鹤三地书记思享汇”等特色品牌活动,近万名党员参与沉浸式、体验式、实境式学习,汲取毗邻地区发展理念、成功经验。对标对表长三角地区基层党建先进典型,实施示范培塑“2030”计划,常态举办“昆玉头雁·书记开讲”活动,定期邀请优秀书记来昆授课辅导,组织本地书记参加嘉昆太同圈论坛、“城界”党建等活动,培育全省“百名示范”“千名领先”书记41名。牵头成立长三角区域国家高新区党建联盟和党刊融创联盟,借助中浦院昆山分院、长三角党建智库联盟、高校院所等优势资源,在集宿区治理、红色物业等方面借智借力、破题攻坚。创新实施“红管先锋”书记项目,获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
聚焦力量聚合,打造一体化善治样本。围绕区域联防联控、拆违整治等治理难题,系统推进党政部门、群团组织、国有企业、两新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广泛组建行动支部,花桥、安亭“双城共建”行动支部啃下新东地块整治“硬骨头”。实施流动党员“昆玉暖心”行动,重点发挥5000多名沪昆通勤党员作用,组建“星期天先锋”团队33个,形成法律、教育、调解等6大类服务项目,在社区治理、环境整治等工作中争当“先锋带路人”。持续拓展“海棠花红”三级党群服务体系覆盖面,搭建沪苏昆交通一体化执法站党群服务点等一批枢纽型党建阵地,发布“风送海棠”等党群服务项目6大类117项,为执法队伍和服务对象提供便利和服务。
聚焦资源整合,释放一体化民生红利。引导规建、交通等党组织成立党建联盟、签订共建协议,统筹引领跨区域生产、生活等要素布局,打通对接毗邻地区道路31条,开通毗邻公交线路12条,沪苏轨交双“11号线”在昆山无缝对接,区域互联互通格局基本形成。实施高质量机关党建助企惠民行动,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民生服务“一卡通行”,发动医院、学校与上海瑞金、上师大等超20家高端医疗、教育机构开展结对共建,落地合作办学项目4个、卫生健康合作项目109项,全力打造同城化便捷“生活圈”。以党建联建持续深化区域污染防控、环境应急、“联合河湖长”等机制,建立示范区“四地九镇”河湖一体化管护机制,会同吴江、吴中等地积极推动澄湖片区协同发展,解决生态廊道建设、浏河治理等一批生态治理难题,共建共享生态宜居美好家园。
(昆山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