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近年来,泰州市发挥基础教育厚积优势,策应国家英才、强基计划等,积极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2023年1月,泰州市委、市政府“新春第一会”发布六大教育改革实验区项目,姜堰区承担“中小学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改革实验区建设任务。
整体谋划,厚植工作基础。经过充分论证,制定高中“强基计划”后备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方案,改革中招录取方式,开辟创新人才选拔专门通道。到目前,泰州中学等5所中学已录取创新班学生1000多人。姜堰区作为改革实验区,在课程建设、实施路径和培养策略方面先行先试,先后选拔140名学生开展理科实验教学和基础竞赛课程集训。泰州市教育局每年安排300万元用于强基计划和五大赛学科基地建设,各地配套专项资金超过800万元,有力支撑了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创新机制,探索培养模式。针对当前对创新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高、竞赛底子薄、教练不足、投入较少的实际,泰州市着力探索教育部门规划、优质高中引领、基地学校实施、多方协同推进的新模式。建联盟,抱团发展。在泰州中学等5所中学建立9个学科联盟,每个学校承担一到两个学科竞赛培训任务,加强与苏南学科竞赛强校合作,呈现团结一致、干劲十足的好局面。2023年全市学科竞赛取得了数学6个、物理3个、化学4个、生物3个(其中1个金牌)、信息学6个国家一等奖的好成绩。建基地,发力高端。泰州中学等5所中学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开展“双高”合作。泰州中学、姜堰中学成为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姜堰中学与南京大学共建生命科学探究学习中心。泰兴中学加入“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联盟”。建共同体,协同培养。泰州中学等5所中学牵头,与区域内小学、初中教育集团建设初高、小初高贯通制培养共同体,开展科学创新、数学应用、创意编程等社团或夏令营活动,培育创新素养。
聚焦重点,锻造教练队伍。在人社、编办、财政部门关心支持下,泰州市陆续从清华大学、中科大、复旦大学等著名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目前泰兴中学、泰州中学和姜堰中学分别引进3名、4名和9名高级教练,今年还将继续招引高层次人才。先后组织五科竞赛教练,赴北京、无锡、常州等地区集训456人次。
聚力成才,培养“卓越领跑者”。泰州市组建五大竞赛学科集训队,对前100名学生强化集训,竞赛成绩突飞猛进,全市2021、2022、2023年获得国家奥赛一等奖人数分别为4人、14人、22人,全省综合排名跨跃提升。泰州中学尹楚涵同学入选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江苏仅5名)。泰兴中学戴思杰同学信息学国赛满分。全国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全国现场会将于今年在泰州召开。(陈刚 泰教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