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玲珑湾社区占地面积38.4公顷,规划户数5270户,目前实际入住居民3315户,常住人口10856人,包括来自美国、德国等22个国家的外籍居民1800多人,以及白族、布依族等11个少数民族的居民157人,是园区国际化、多元化新型社区的代表。
玲珑湾社区党总支目前有直管党员71人,流动党员174人、在职党员92人。近年来,在中央、省市区委和东沙湖社区党委领导下,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积极探索“学做引”模式,不断健全完善多元共治社区治理体系,推动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局面。
社区已获评江苏省“和谐示范社区”、江苏省“文明社区”、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江苏省“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示范点”、江苏省“绿色社区”、苏州市“先锋基层党组织”、苏州市“党建工作示范点”等多项荣誉,作为镶嵌在金鸡湖畔的一颗明珠,玲珑湾社区正随着园区的发展,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学”——抓好三个结合
领学与帮学相结合
班子带头领学。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坚持以上率下,带头先学一步、学深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带头学党章、做笔记、写体会,切实提升尊崇党章党规、严守纪律规矩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老少结对帮学。引导年轻党员与退休党员开展“一对一”结对帮学,包括:年轻党员为行动不便的退休党员上门送读本、送服务,指导退休党员学习运用新媒体,安装“手机党校”等,与时俱进提升学习成效;退休党员为年轻党员讲党课,分享群众工作方法、开展谈心谈话等,加强年轻党员的党性修养锻炼,并通过风雨无阻参加“三会一课”等实际行动带动年轻党员向先进看齐。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建设实体阵地,成立党员讲师团,线下学习有成效。建成集党史教育、廉洁教育、法治教育等为一体的“先锋驿站”党员教育基地,邀请老教授、老干部、老党员组成党员讲师团,每月开展30分钟微党课、学习交流讨论等各类活动,不断提升党员政治理论水平。依托新媒体探索互联网+学,线上学习全覆盖。依托QQ群、微信群等网络党组织平台及“先锋在线”等线上新媒体,设置学习园地、先锋动态等栏目,开展学习交流、互动答题等活动,探索“互联网+”学习,营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确保学习教育全覆盖。
学习与体验相结合
设立红色展馆。号召辖区党员收集原创篇、收藏篇、先锋篇三个篇章红色作品500余件,设立“两学一做”红色展馆,号召党员晒出学习成果,向身边先进看齐。开展党员荧光跑。建党95周年之际,组织党员开展“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党员荧光跑活动,并重温入党誓词,推动党员汲取红色能量,激发身份感归属感。树立学习标杆。培育挖掘选树汪前进等一批身边的优秀党员先进典型,采取事迹宣讲、巡展巡播等方式,为辖区党员提供可触摸、可感知、可学习的鲜活样本。
“做”——完善三项建设
完善组织建设
成立乐龄(异地)党支部。为解决“有党员无组织”的问题,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按照“一方隶属、多方管理”的党建工作新模式,通过开展“三查三找”调查摸底,掌握异地居住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基本情况,探索组建乐龄(异地)党支部,推出“五个一”服务举措,开启异地居住离退休干部、党员服务管理新篇章。
建立网格先锋小组。以小区、楼幢为单位,将辖区划分为8个基础网格,以网格为基础建立先锋小组,把直管、流动、待业、在职四位一体党员共计337人纳入先锋小组成员,为各类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以党建工作重心下移更好地服务和凝聚群众,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渗透力。
完善制度建设
梳理事务清单。梳理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社区社会组织等社区各类组织的事务清单,明确社区党组织事务清单中包括政治引领、统筹协调等9项基本职能、32项具体事务,从制度层面进一步突出社区党组织在社区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探索交叉任职。即: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与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负责人交叉任职,从机制上强化党组织对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等各类组织的领导。目前,本小区业委会主任、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党总支委员,推动区域联建从感情化支持到责任化落实。强化党组织议事决策。通过规范支委会召开时间、议事范围、议事规则、议事程序等,强化社区党组织对各项工作的决策把关,协调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社会治理,进一步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完善队伍建设
建好班子。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积极参加上级开展的党组织书记轮训、集训,委员专职培训、学习研讨等活动,努力提高班子成员四个意识和驾驭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增强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管好党员。严肃开展以“三会一课”制度为主的基层党内政治生活,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按照教育为主、处置为辅的原则,通过党员自评、群众民意测评、支部综合评定等相结合的办法,做好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考评并即时公示,确保党员教育管理严在经常、抓在日常。发挥党员作用。号召社工党员立足岗位开展“争做优秀首问接待员”、“争做先锋社工”主题实践活动,推动社工党员带头爱岗敬业。号召居民党员立足社区开展做“树立良好家风家训的带头人”等“五带头”活动,立足网格开展争当“服务先锋”等“六个先锋”活动,推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
“引”——提升三个引领
政治引领
以完善机制确保工作方向。通过建立“四议两公开”等机制,强化党组织对社区重大事务的议事决策,不断巩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在社区营造“处处可见党的形象,事事贯彻党的要求,时时传递党的声音”氛围,始终同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各项工作方向正确,推动中央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以强化服务增强政治功能。始终把群众放在最高位置,把党的宗旨融入思想灵魂、化为自觉行动,作风上深入群众、感情上凝聚群众,依靠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在强化服务中增强政治功能,把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
自治引领
培育发展自治主体。党组织牵头、党员带头,发掘“目标群体”和“老大团”,培育一批包括互助类、志愿类、治理类等形式多样、充满活力的社区社会组织41个,成员856人,其中党员带头的社区社会组织占比50%。通过赋权增能,把行动权和决定权交给社区社会组织,鼓励他们积极承接文艺晚会、违章管控等社区治理事务。团结凝聚自治骨干。努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服务资源,把党的组织活力转化为创新活力,通过发掘培养、联系服务等方式,团结凝聚一批群众骨干和自治组织带头人,使之成为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开展自治的重要力量。开辟网格自治路径。以8个网格为依托,建立专职社工网格长、先锋小组长、居民小组长、物业管家、业主代表等为骨干的共计216人的“组团式服务团队”,通过组织设置嵌入网格、职责任务落在网格、党员干部下沉网格等举措,将党的各项工作要求、服务群众的各类资源
共治引领
加强多元共治保障。通过思想凝聚、支持服务、整合资源等一系列抓手,对于社区各类组织注重在培育过程中推动、支持,在活动过程中参与、联系,在功能发挥上引领、监督,将各类组织联结成目标一致的整体,为各类组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管理和服务好社区提供保障。搭建多元共治平台。坚持多元参与、政社协同、民主协商的理念,探索建立社区治理委员会,社区党组织牵头,定期或根据需要召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等利益相关方协商解决违章停车等社区治理重点、难点问题,并加强检查督促,提高解决问题成效,构建起党组织领导下的多元参与、民主协商、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