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赵长宝,来自开国总理周恩来家乡——淮安市淮安区财政局。我一生只做财政一件事,从事基层财政工作已有三十余载,从陌生到比较熟悉,从外行到比较专业,历经无数挫折,饱受无数辛酸,深藏无数故事,暗逝无数年华,从不以财政工作繁而烦、难而畏、苦而懊、冤而怨,只因他们一直默默地关心我、鼓励我、理解我、支持我,让我心灵得以慰藉,让我生活得以充实,让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财政干部的人生价值。1996年-1997年被评为全区优秀知识分子,2004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人民满意公务员,2007年被评为财税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被省市财政部门评为优秀信息宣传员,2009年被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度全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0年荣获“江苏省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尽职尽责 为民理财
1985年秋,从学校毕业走上了财政工作岗位,开始了我的为民理财生涯。三十多年过去了,我把自己牢牢地与财政局这艘航船拴在一起,任务再重不嫌重,时间再紧不叫苦,要求再高不畏难。我干工作有一个特点,今天的事尽量今日毕,原则上不唱“明日歌”,不管多么忙,当天总是挤时间完成,白天做不完晚上接着干。在我的日程表上,既没有星期天,也没有节假日。
在做总预算会计期间, 始终坚持按预算计划、按事业进度、按轻重缓急的原则拨款。对某些单位个别同志想超预算计划多拨经费、或不多拨经费就发火,尽量能做到耐心说服,争取他们对财政工作多理解、多谅解、多支持。在预算执行中,能及时准确地向领导反馈一系列减收增支因素等信息,并提出各种调整预算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为我区近年较好完成收支平衡任务作出了应有贡献。在编审财政决算工作中,带领全科同志,齐心协力,经常加班加点,保证了每年决算工作准确及时完成。在主持国库工作期间,本人能较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协助领导,克服种种困难,调度安排好预算资金,较好地保证了工资发放、机关正常运转。在主持预算工作期间,以良好的业务素质开展财政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参谋作用。近年来,先后提出了《规范和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加强财政预算管理若干规定》等多条合理化建议,均被领导采纳并付诸实施。这些办法和规定,为加强财政管理和节减财政支出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在编制财政预算工作中,在局领导支持和同志们配合下,我带领全科同志始终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确保重点、兼顾一般”,每年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反复推敲,把紧张的财政资金安排在刀口上。几年来,全区在保证正常经费的前提下,确保有限的财力用在农业、教育、科技、社会保障等重点项目领域上,促进了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就这样,我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可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看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干任何工作,要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淡泊名利”。这是我的口头禅,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还常说,干工作不仅要干一行爱一行,还要干好一行,要不断进取,勇于创新。长期以来,我对本职工作总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领导交给的繁重任务,他总是想方设法、不折不扣地完成。
在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浪潮中勇挑重担,不负众望。实行财政库集中支付改革,涉及部门利益、单位利益、个人利益的整合,改革起步艰难,困难重重。在局党组的领导下, 参与谋划和具体组织实施了我区的财政库集中支付改革。在认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国库管理新理论。在财政改革过程中,积极参与起草《淮安区财政国库集中收付暂行办法》等文件,为我区财政改革顺利实施作出一定的贡献,并积极积极宣传推动改革。
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是继部门预算改革、工资统发、政府采购之后财政领域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它是强化财务监督的有力举措,是源头治理腐败的现实选择,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如何才能把这一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作为支付中心的分管业务负责人,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为了在单位会计移交后业务走上正轨,做到既符合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又方便单位报帐需要,既搞好监督,又搞好服务,既让政府放心,又让单位满意,他与班子成员一道,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着重采取了六项措施:一是从基础环节入手建章立制。先后结合省市和本区实际,制定和完善了《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实施办法》17条,统一支出范围和核算口径,一把尺子,一个标准,便于监督和操作。二是合理设置柜组,完善内部控制,提高工作效益。三是开展技能比赛和岗位练兵,进行柜组间业务互查,提高核算质量。四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多年来,坚持定期为单位出报表,提供收支分析。同时先后召开不同范围和层次的座谈会五次,发放意见征订表300余份,走访业务量大,报帐频繁的单位100余户,开展专项资金清查和财产物资核查10余次,保证了单位与会计中心的信息沟通,保证了专款专用和帐实相符。五是开展会计档案达标升级,组织职工克服场地、设施、资金等多种困难,分类整理,积极开发利用会计档案,既保证了单位会计资料的安全完整,又方便了审计及有关部门的检查。六是正确处理服务与监督的关系,积极为政府宏观决策和单位微观管理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服务。
勇探新路 成效显著
我对本职业务比较肯钻研。早在1994年就考取了会计师资格,同时还认真学习文化知识,自学完成了大学专科及大学本科学业。对财政预算业务知识比较熟知,科里同志有业务上的问题总是去求教他,并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答复。乡镇其它部门有关财政工作的问题,也总爱向他请教。比较好的财政业务知识,为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勇探新路子奠定了丰厚的基础。几年来,他积极撰写财政管理方面的调研论文,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发表信息宣传稿件1000多篇。其中:国家级100多篇,省级600多篇。同时还有多篇作品获奖和入选国家级刊物。其中:《从我区财政经济现状谈县市财政在财源建设中手段成方式选择》、《乡镇国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开辟社保经费新渠道》以及《加强和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应理顺“四个关系》参加《中国财经报》有奖征文活动,荣获三等奖、鼓励奖和优秀奖;《谈地方财政周转金回收途径》一文入选《中国财政改革文选》;《预算部门如何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如何加强基层总预算会计工作》文章被《预算会计》评为三等奖;《淮安市结对帮扶特困企业》和《淮安市在控制财政支出突出“三严三抓”》以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突出“四化”力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分获江苏省、市财政部门好信息奖。为宣传我区财政尽了心、出了力,同时,赢得了社会各界对财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我还勤于调研,对基层财政管理的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1995年,面对区内乡镇财政普遍存在的供养人员过多、支出刚性过强、财政赤字过大、调控能力减弱等问题,感到这些问题已经危及基层财政的正常运转,还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对此,集中两个多月时间到各乡镇进行了专题调研,写出了《乡镇财政困难深层次原因探析》。之后,按照有关领导的批示,参与进一步研究对策。查阅了大量参考资料,参与起草了《淮安区加强乡镇财政建设若干意见》及《淮安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办法》,并提出了“消赤”乡镇重奖制办法。这些措施,得到局领导肯定,参与完善了《新一轮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有效地调动了乡镇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乡镇财政实力越来越强,从而也使全区乡(镇)财政工作步入了健康运行的轨道。
艰苦朴素 廉洁奉公
我十分重视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政治素质,做政治上的可靠者。他经常告诫自已,要想在行动上不出轨,必须要有扎实的思想基础,只有坚持学习,加强思想改造,才能不断巩固和提高思想修养,在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真正从思想上筑牢防线。在先进性教育和解放思想等集中教育学习期间,他态度端正,妥善处理工学矛盾,带头参加学习,积极撰写学习体会文章,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积极坚持参加单位每周一次的局内学习外,自己坚持把学习廉政建设作为全科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加强学习,不但为自已也为全科人员过好廉政关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
为严格预算管理,我主动参与建立了预算拨款审批制度、支出追加审批制度、专项拨款审批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自已从点滴做起,认真执行好各项规章制度,凡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已首先做到,对不该办的事严格把好关,对符合规定可办理的事,无论是谁去办理,我都能热情接待,从不设“卡”做好文明服务工作。在我的带领和影响下,科内同志都能自觉遵守好各项规章制度,按规定办事,科内管理及工作运作规范,大家心情舒畅,工作积极性高。
时刻牢记自已是一名党员干部,摆正工作位置,树立财政工作的大局意识,时刻对照党员标准和行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做到警钟长呜,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不损公肥私。多年来,他经受了社会上各种形形色色的考验,做到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以一颗平常心,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比较称职的公务员。
热情接待 服务周到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能以整体为重,处处置身于群众之中,带头搞好窗口服务,对前来办事的单位和人,尽量做到能办则办,不能办的耐心解释,不是简单说个“不”字,努力让办事人员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为此,接触我的人,都为我豪爽直率的性格所吸引;熟悉我的人,都为我的谦逊儒雅的品格所打动;了解我的人,都为我朝气蓬勃、忘我投入工作作风所折服。可我自己却不满意,总觉得,工作还没有做细,必须永远奋斗不息!
有追求的人生是美丽充实的。不管结果如何,最起码我们享受了努力拼搏奋斗过程中的酸酸甜苦乐,这其实就是成长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