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遇见马克思 江苏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十年培养学员10余万人

时间:2018年05月14日 来源:新华日报

  青春遇见马克思③

  5月2日,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的同学们团团围坐在草坪上,交流自己制作的口袋书。学员刘轶说,大家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摘取喜欢的段落,结合自身理解,用漫画和文字记录马克思精神。他给大家分享了一个自己受到挫折的故事,他说,“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是马克思的这句话帮助他拔节成长。

  “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能只是泛泛而谈,而是要领略精神实质后在自身的实际生活中付诸行动。” 经贸学院党委书记张阳军说,将马克思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青马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帮助同学们对人生规划有了更清晰的审视。

  感受信仰之美,

  照亮成才之路

  “别再一觉睡到日上三竿,别再沉迷于网络世界,别再做所谓的沙发土豆,昂起头来,挺起肩膀,担起我们少年的责任吧!”南京审计大学青年共产主义学校,将审核评估与晨训、道德实践、结业考试等相结合,让同学们对马克思和共产主义的感受不再觉得“遥远”,变得有趣和亲切。

  南京大学自主发起成立了全国首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社,重点解决好“学什么、怎么学、怎么做”的问题。

  “青马工程”照亮学子的成才之路。今年4月,南航启动了“青马工程”培训班。培训班采用“基础班、骨干班、领英班”三阶段晋级培训的形式,有400余名学员进入“基础班”学习,聆听思政名家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美”等系列精品课;通过基础班考核选拔,40名学员进入“骨干班”,围绕“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多维度学习,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之美、科学之美、实践之美。经过一阶段的学习,骨干班还将考核选拔20名学员进入“领英班”学习,所有学员均推荐前往航空航天民航央企或政府机关实习,拓展视野,并与校就业指导中心“领行计划”衔接,定制职业素养提升方案;同时为领英班学员建立“成长档案”,并联合单位实现“跟踪培养”。

  锤炼实践品格,

  传递青春能量

  “我们出品制作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韵歌,把十九大报告唱到了大学生的跟前!”南京大学青年学习社成员李心悦说,“青马班”的同学们不仅制作了对韵歌,还出品了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学习手册、英法音频栏目等,不断扩大学习覆盖面和宣传实效性。

  “青马工程”还锤炼了大学生们鲜明的实践品格。南大青年学习社成员陈鹏程说,我们听了顾问导师团的生动讲解,参加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摆脱贫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的原文学习,深入社区、工厂、乡村、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把志愿服务送到了祖国西部和社会基层。

  “当年参加中共一大的十三位代表,其中最小的只有十九岁,同样的花样年华,当代青年又在做什么?” 在给南京审计大学“青马工程”培训班的同学上课时,杨放敏老师的提问发人深省。

  “学习马克思,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前提。”“青马工程”培训班成员、南航大二学生王翔告诉记者,过去他经常打游戏,何畏老师在课上讲了一个“奶嘴计划”,世界上20%的人拥有很多的生产要素,他们会用游戏、娱乐去麻痹80%的人,让我们这些人无法思考。“马克思一生都在思考,最终成为一位千年的思想家。霍金也曾说过,人必须不断地思考。所以,我觉得人要不断思考,用思考去指导实践。”

  “熟悉的陌生人”,

  变得越来越亲切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哲学原理,是一个方法论。掌握这个哲学原理,对学生看待世界、改造世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南航大团委副书记钟伟说,“青马工程”让青年走近马克思,也是从国家的发展出发。国家之所以取得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青年要更好地投身到国家的建设当中,投身到为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征程当中,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并且紧跟我们党的理论成果,是非常必要的。

  王翔说,之前,马克思对他而言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进入培训班后,对马克思的兴趣逐渐递增,马克思对他来说变得越来越亲切。“从简单的书入手,再到《马克思靠谱》这本书,感受真理的力量。经过笔试面试,很荣幸加入骨干班,我还写了一封给马克思的信,我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承者和发展者中的一分子。”

  从2007年起,共青团江苏省委和江苏省学联启动了“江苏省青年马克思培养工程”,把大学生作为重点培养的群体,建立了“江苏省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近年来,江苏省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办好各级培养学校的同时,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和青年成长成才需求,着力开展了“四进四信”“梦想公开课”“与信仰对话”“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等品牌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全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十年多来,江苏省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的培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培养了一批信仰坚定、素质过硬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逐步建立起了省、校、院三级培养模式和“百千万”的培养格局,参与院校从最初的40所发展到现在的145所,省级培养学员已近2000人,全省培养学员已达10余万人。

  团省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阶段,团省委将进一步引导省内高校共青团组织强化责任担当,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努力引领广大青年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新时代坚定有为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本报记者 杨频萍 陈立民

  杨 丽 孙 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