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连起民心需要更多“孺子牛”

时间:2019年04月12日 来源:新华日报

  “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民政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体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和厚重的人民情怀,值得我们认真学习领会,更需要努力落细落实。

  民政,乃民生之政、为民之政。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和其他一些行业、领域相比,民政工作是直接面对百姓,“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既管老弱病残,又管婚丧嫁娶”,是倾听民声、畅通民意、掌握民情的第一线。

  政策温度民先知。民政工作做得合不合格、到不到位,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4月3日,民政部决定授予30名同志“孺子牛奖”。作为民政部最高荣誉奖项,“孺子牛”的命名寓意深远。

  时代呼唤“孺子牛”式的党员干部,能够任劳任怨、默默耕耘,惠民生、暖民心,让百姓满意,为党和政府分忧。当前,民政工作服务和保障的人群已相当庞大,城乡低保制度覆盖7000多万困难群众,社会福利工作则面向2.2亿老人、8500万残疾人和3亿儿童。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面临养老、扶贫、留守儿童等现实问题,民政工作距离百姓期许仍有很大距离。面对种种困难和矛盾,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摆不正心态,缺乏担当、作为,敷衍塞责,既损害群众切身利益,也阻碍民政事业的健康发展。

  “甘为孺子牛”,就要勤勉务实、吃苦耐劳。民生无小事,只有俯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切实解决“人民之所想、人民之所急、人民之所需”的大事。一日做“孺子牛”容易,一辈子“甘为孺子牛”难。既要肯吃苦、能吃苦,还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才能将工作干得好、干出彩。我省唯一获“孺子牛奖”殊荣的李银江,正是32年如一日地扎根丘陵山区服务群众,先后帮助64名流浪乞讨人员回到亲人身边,帮助10多名残疾人掌握谋生技术,为66位老人操办丧事,被称作空巢老人的“亲儿子”、乡村孤儿的“好爸爸”、流浪人员的“家里人”。

  新时代的“孺子牛”,有着特定的时代内涵和要求。在改革攻坚期、经济调整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叠加的关键时刻,“孺子牛”们既要有“老黄牛”一样的踏实勤恳,更需拿出牛的坚韧与闯劲,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在急难险重的任务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面前,要善谋事、不怕事、能干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里。

  我们需要“孺子牛”,也要爱护、善待“孺子牛”。要以实干为导向,以实绩论英雄,让默默无闻、踏实干事的“孺子牛”脱颖而出,为奋力拼搏、开拓创新的“孺子牛”撑腰鼓劲,如此,新时代的“孺子牛”们才会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