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 建 > 观点

聚焦人才“创新创业” 助力跨越发展

2019年11月03日 20:11 来源:泰州市高港区委组织部

  当前高港正处转型发展、奋力赶超的重要时期,也是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随着“长江经济带”“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加速推进,区域竞争将更为激烈。因此,必须以更加强大的合力、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优化的平台,以及更加优良的环境来推动更多优秀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向高港集聚,实现以人才集聚的制高点来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以人才的高质量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

  增强“聚人才”的力量,打造人才招引“合力军”。广泛调动各地各部门抓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招引,加强工作衔接,凝聚工作合力。一是强化党管人才。不断健全覆盖区、园区(镇街)、企业三级的人才工作网络,注重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组织企业家赴外学习考察研修,帮助其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提升对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激发企业引才育才主体作用。大力推行人才工作“述考评”制度,做到党建工作同步述职人才工作,推动人才工作“优先抓”。二是巧借外力引才。积极聘任区外“引才大使”开展招才引智工作,扎实推进高层次人才第一招引人备案制度,对招引落户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如获批省、市、区“双创计划”,及时向招引人兑付奖补,推动人才招引“大力抓”。三是凝聚合力引才。充分利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等群众团体的资源优势和各类行业协会联系服务和桥梁纽带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团结人才、凝聚人才,为招引人才开拓新的途径。将科技镇长团成员纳入技术经纪人和企业科技人才专员队伍管理,对帮助成功申报国家级、省级科技人才项目的给予相应奖励,推动人才招引“合力抓”。

  创新“聚人才”的举措,构建人才招引“新格局”。站在战略储备的高度去思考谋划未来中远期人才发展的思路和方向,重点围绕招商引资、产业升级、项目申报等关键开展引才,提升引才的针对性。一是推动招商引才同步发力。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推动全职引进或创业落户的国家级人才项目与亿元项目同等对待。聚焦“项目大突破”全面推行“双招双引”新模式,在全区所有驻外招商办事处增挂“人才工作站”牌子,赋予招才引智职能,在项目招引时优先招引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力争让更多的招商项目和人才项目双双落户高港,不断提高项目建设对人才工作的贡献度。二是推动产业人才同向融合。坚持将人才发展与产业布局同步谋划,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互联互动、深度融合。紧紧抓住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力引进产业化“高精尖缺”人才,推动人才规模、质量和结构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相匹配,走“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的发展之路。三是推动三级双创同步提升。精心指导重点企业,扎实推进省市区三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申报,推动人才、技术、资金的有机结合、互融共进。提档升级区“双创计划”,进一步加大培育和资助力度,将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优先招引省外人才、高港籍高层次人才回乡,不断提升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质效。

  做优“聚人才”的平台,增强人才招引“动力源”。载体平台是集聚人才的“红娘”,具有整合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提升创新服务等多重功能,集聚高层次人才离不开载体平台的有力支撑。一是建强高端人才载体平台。按照“对接一个院所、做强一个产业、汇聚一批人才”的发展定位,积极对接与我区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大院大所,实现以创新载体集群推动创新人才集聚。同时,想方设法加快现有大院大所建设步伐,提档升级现有各类人才载体平台层次水平,让其成为引才聚才的高效“助推器”。二是举办重大招才引智活动。紧扣“新时代科技新长征”活动主题,聚焦高港四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方式,常态化开展“企业院校行”、“院校企业行”、“专家教授高港行”等人才科技对接活动,将其作为招才引智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高效嫁接高端技术,精准对接优秀人才来高港创新创业,打造引才“直通车”。三是充分发挥合作平台效应。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住、但求常来”的引才理念,广泛开展“柔性引才”,充分利用好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合作优势,持续放大“蓝火计划”平台效应,深度挖掘院校资源优势,积极邀请“蓝火博士”入驻企业充当“外挂智囊”,着力建设柔性引才“大本营”。

  强化“聚人才”的保障,营造人才发展“新生态”。“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高端人才的集聚需要以优良的人才发展环境作为坚实的后盾。一是强化人才政治吸纳。注重发挥各单位(部门)党组织凝聚人才作用,积极推荐优秀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不断畅通人才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渠道。进一步健全完善区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和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工作制度,定期组织优秀人才开展健康体检和休假疗养,持续增强人才获得感、归属感。二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健全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探索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人才奖励体系。完善与绩效挂钩的奖励制度,对人才进行量化考核,把按劳取酬和按贡献取酬相结合,对取得突出成效或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加大奖励力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三是优化人才服务举措。加快人才公寓建设,按照“一园区一人才公寓”的标准,不断改善人才居住环境。在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配偶安置问题上开辟绿色通道,高层次人才子女可自由选择本地优质公共教育资源,全职创新创业的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及以上人才的配偶如随同来高港,适龄且未就业期间可给予适当生活补贴,配偶属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落户后可按相关规定办理调动手续,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